欢迎光临E逸家网!
E逸家网 > 美文  > 正文

放下比较,拥抱真实的幸福

(来源:网站编辑 2024-05-10 09:05)

比较,是盗走幸福的贼

读书时,大考结束后,总有人拿着排名册,不仅查看自己的分数,还会比较同学之间的成绩:语文比他高两分,数学被他领先了,总成绩还落后于他。长大后,这种比较心态并未消失:他事业顺利但还未婚,她结了婚但尚未生子,而他呢?为何会有人被称为“人生赢家”?

“赢家”这个词汇已经揭示出了我们有多么热衷于比较。比较是人类进化的产物,我们需要通过比较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,以决定是否需要行动。但比较又像一名“偷走幸福的贼”,可能引发嫉妒和自我怀疑。

社交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“比较场”。那些曾经与你无关的老同学,现在却在上传精心挑选的照片,展示他们的旅行、婚礼、晋升。如果你最近生活不顺,这些比较可能摧毁你的内心平静。

然而,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并不能代表真实生活。朋友上传的自拍可能是从数百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,当然不会展示加班和受到老板批评的照片。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嫉妒那些熟悉度较低的人,而不是我们的亲密朋友,因为我们了解后者的真实生活。

更多时候,我们比较的热情只是因为个人情绪不佳,而不是对方的优点。这时,最好的做法可能是关闭网页,停止接收信息。接下来,你可以尝试一些“自我关怀”的行动,比如出门晒晒太阳,双手环抱自己,聚焦于呼吸,或者好好地洗个澡,和喜欢的人交谈,看一场喜欢的电影。这些微小的举动可以让你更深刻地感知和放大自我存在。

另一种方法是建立自己的“情绪急救包”。在心情好的时候,记录生活中的小进步和惊喜,成功实现目标后,描述成功的体验。当再次陷入过度比较的怪圈时,可以从“急救包”中取出这些积极的体验,闭上眼睛重新感受自我实现的快乐。逐渐,你会发现即使是一些微小的成就,如自己做了一顿美味的午餐,也可以与朋友的豪华旅行照片相提并论。

最后,当无法摆脱比较带来的痛苦时,可以向理解和爱护我们的人寻求帮助。我最近看到一位朋友在豆瓣广播上写道,他在备考期间情绪低落,一些朋友鼓励他“加油,你是最棒的”,一些朋友建议他“好好休息一下”,但真正帮助他的是一句“没那么好也不要紧”。是的!人生漫长,即使暂时不如别人,也没关系!



版权保护: 转载本文请保留链接: meiwen/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