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E逸家网!
E逸家网 > 点滴  > 正文

只要你过得比我好

(来源:网站编辑 2024-05-10 20:28)

毕业分配,我进了山。刚进厂报到那段日子,情绪低落,对同窗之间的友情毫无兴趣,学校寄来的同班同学的通讯地址,第二天就让我弄丢了。

好长一段时间,我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广西同学覃六科——他的信总是如期而至。

他很少谈到他自己,也根本不跟我回忆学校里的“往事”,而是在信中饱经沧桑似地大发牢骚,无非生活命运如何地不公平云云,好象受“迫害”的不是山窝窝里的我,而是分在省城南宁的他——这家伙肯定偷偷研究过心理学,因为此时唯牢骚才能安抚我那郁结的心。

六科包括名字都总是与众不同,刚进校,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倒不是因为他是班里唯一的“壮族同胞”,认识人民币上的壮文;而是他那幅落拓不羁的行状。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是只身闯武汉的,行李少得可怜,恰似一个匆匆游客,一点学生的嫌疑都没有。他却还要反过来讥湖北来的同学,“到自己的省城来还要人送吗?我的孩子们!”但接下来就轮到他吃苦头了:武汉的冬天奇冷,南宁来的六科就一面盼着看到下雪,一面天天去找学校里借棉衣棉被……

时间一晃过去了半年,我的心渐渐安静下来,开始把周围的山峦当作风景来欣赏(那的确是绝好的风景!),而读六科的来信,仍是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。

冬天里他来信说,南宁的气候非常宜人,比武汉好上一万倍,今年街头正流行冬裙呢!并极力鼓动我到南宁去玩。六科不是个心细的人,在校时视女孩子如草芥,毫无怜香惜玉的表现,对那些在美丽的女同学前装得温文尔雅者皆瞟以白眼。看来人都得变,现在六科注意起街头的裙子来,可能要恋爱了。

果然叫我言中,一个星期后他来信就和我大谈恋爱。写了七页信纸,结尾说有人敲门,先打住了……

没想到这一“打住”就是半年。半年后我收到他一张单人生活照,背后一行字很潦草:身边曾经有个女孩……

这回轮到我给失恋的他写信大发牢骚,强烈抨击那些捉摸不定的女孩子们……但效果不佳,他根本就不给我回信。我只有跟他回忆学校里的时光:你还记得那个寒冬的周末吗?我们一起洗冷水澡又唱又跳舞迪斯科似的……

我想让他再体会一次洗冷水澡的滋味,让他想起真正的冬天。因为人生的季节,不会如南宁那样常年温暖如春。

时隔两个月,我收到他的来信,信是从苏州寄来,他说他已离开南宁,正在苏州学习,不久将赴广东大亚湾核电站……字里行间透着自信和力量。六科是真正的成熟了。

在以后忙忙碌碌的日子里,我和六科基本上未通过信。不是岁月冲淡了这份美好的情愫,相反,我们比以前更加理解生活的真谛和友谊的可贵!

(刘贤冰《边走边想》)



版权保护: 转载本文请保留链接: diandi/80.html

上一篇:梦祭 下一篇:雨伞